近年来,毒品犯罪案件呈现持续高发态势。当前,毒品犯罪判处死刑的数量仅次于故意杀人罪,位居第二。针对毒品犯罪中不断出现的新情况,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陆续出台了多部司法解释,最高人民法院还定期在《刑事审判参考》上公布了数十个毒品犯罪指导案例。2015年5月18日,最高人民法院在2008年《全国部分法院审理毒品犯罪案件工作座谈会纪要》(简称《大连会议纪要》)的基础上出台了《全国法院毒品犯罪案件审判工作座谈会纪要》(简称《武汉会议纪要》),对近年来出现了一些较大争议的法律适用问题加以了明确。
《大连会议纪要》并未涉及这一内容,该部分为《武汉会议纪要》首次规定。这包括两点:
第一,行为人向走私、贩卖毒品的犯罪分子或者吸食、注射毒品的人员贩卖国家规定管制的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或者精神药品的,以贩卖毒品罪定罪处罚。实际上,刑法第三百五十五条已经对此加以了规定,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刑法第三百五十五条的相关表述为“向走私、贩卖毒品的犯罪分子或者以牟利为目的,向吸食、注射毒品的人员贩卖国家规定管制的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或者精神药品的,依照本法第三百四十七条的规定(贩卖毒品罪)定罪处罚。”可以看出,刑法第三百五十五条在针对吸毒人员的表述上加上了“以牟利为目的”的限制性用语,应当以刑法第三百五十五条的规定为准。《武汉会议纪要》对于该点的表述不够严谨。
第二,行为人处于医疗目的,违反有关药品管理的国家规定,非法贩卖上述麻醉药品或者精神药品,扰乱市场秩序,情节严重的,以非法经营罪定罪处罚。
|